大意是说:对仇人不痛恨的人不是君子,对敌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 如今的意思大致是想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 但其本意并非如此,而是要大丈夫有点“毒” 元代关汉卿《望江亭》杂剧第二折:“便好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元代马致远《汉宫秋》杂剧第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八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清代李玉《清忠谱》第六折:“〔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由于“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俗语所表达的思想与正统儒家道德思想格格不入,所以很多儒家文化的维护者试图通过同音替换的方式将“毒”改为“度”,为了与“度”对偶,又将“恨”替换作“量”,将“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变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强调大丈夫要有度量 或是由于“无毒不丈夫”的生命力太强,“度”字始终没能将“毒”替换下来,结果就形成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俗语,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