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春天,五十多岁的老红军路春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满腔热忱,复员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 在浩瀚林区,他准备创建伐木场 路春的家乡是革命老根据地,老战友詹国才和烈士的女儿山雀,积极支持他的建场工作 不久,伐木场来了一批上海知识青年 路春对这些知识青年寄以厚望,并以勤务工的身份亲自端茶送饭,热情照料 知青们到场后特别想见场长,与他谈谈自己的志愿和理想 结果,他们就在老路面前批评场长有官僚主义,没想到老路就是他们的场长 路春考虑到青年们初到林区,首先要提高他们热爱林区的思想,他处处以身作则,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还派山雀担任上海青年组组长 山雀的父母当年在红军撤走后,被反动派烧死在伐木场的一棵大树上 小山雀由党和群众抚养长大,她是人民公社的优秀共青团员 开始,这批上海青年热情较高,山雀的组长工作做得比较顺利,特别是与徐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这批青年在思想上出现分化,有些人对伐木场的工作有正确认识,能够安心工作;有些人则轻视体力劳动,强调个人才能和兴趣,不安心工作 经过路春的不断教育和帮助,多数上海青年的思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少人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徐英调到气象台工作,寄望被聘请为工人上技术课 伐木场为提高运输能力,计划在两山之间建一座桥梁 寄望用自己学过的桥梁学知识,画了一张水泥钢骨的大桥图样 工人们认为这种桥基太大,不适合实际需要,建议修一座木结构便桥 寄望不相信工人土法木结构架桥方法,思想情绪低落,结果在运木料时,因粗心造成了翻车事故 寄望对自己的错误未能汲取教训,并劝徐英跟他一起回上海 徐英对他提出批评,他十分任性地拒绝了徐英的善意劝阻,擅自离开伐木场 当他走到山雀父母牺牲的大树前,想到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不惜牺牲一切,思想上展开激烈斗争,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时山雀赶来,把他带回伐木场 路春和工人们修建的大木桥完成了,一辆辆运木车安全快速地从这个山头运到那个山头 这座桥的建成给寄望很深刻的教育,使他认识到劳动实践的重要意义,从此他下定决心要把青春献给林区 在路春领导下,伐木场大批青年茁壮成长,锻炼成材 赵丹路春高博詹国才祝希娟山雀吴文华徐英黄达亮寄望周康瑜王德华祁明远马根全谢怡冰林大妈沈建华赵丹、徐韬、钱千里艾明之、赵丹、徐韬、钱千里邱以仁、范厚勤王云阶(作曲)周鼎文黄剑锋(美工)周梦(化妆)林秉生演奏上影乐团指挥陈传熙